作为第二款国产五代机的歼-35系列配资操盘炒股配资开户,不仅将列装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,还将成为中国冲击国际高端战斗机军贸市场的拳头产品,打破美国F-35系列在五代机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,未来前景不容忽视。至于说歼-35的首个国外用户,想必不少人都板上钉钉地认定,必然会是巴基斯坦空军。
毕竟,中巴两国有着极其紧密的外交合作关系,多年来巴基斯坦更是在军事领域尤为倚仗各类中国外贸型装备。甚至自去年以来,随着歼-35系列战斗机的不断成熟和空军型歼-35A的服役,巴空军高层已不止一次地放出“即将引进歼-35”的风声。但如今看来,事情的发展恐远没有那么快。在巴基斯坦媒体于近期播出的专访中,巴国防部长阿西夫证实,巴基斯坦并没有与中国签署引进歼-35隐身战机的协议。显然,这直接否定了此前由巴基斯坦广播公司给出的“巴空军将购买40架歼-35A”的报道
我们知道,就在前不久的印巴“5·7空战”中,组建起中式外贸型制空作战体系的巴基斯坦空军,以中国外贸型四代半战斗机歼-10CE和远程空空导弹PL-15E,将体量大得多的印度空军杀了个6:0,战果极其亮眼。在这种情况下,加快引进更加先进的中国外贸型五代机歼-35,进而让处于装备数量劣势的巴基斯坦空军,建立起对印度空军更加稳固的质量优势,似乎是很多人所认为的“无比合情合理的选择”。不过,事情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每每提及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南亚“世仇”,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“这两个打过多次战争的国家,一直都处于地区军备竞赛之中,谁都想彻底力压对面一头”。然而,若我们冷静且仔细地观察一下,就不难发现一件事,那就是巴基斯坦其实从来都没打算“在某些主战装备领域,彻彻底底地拉开对印度的代差”
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于,即便明知自家各军兵种的主战装备数量,要显著逊于印度一个量级,但巴基斯坦依旧没有完全倒向“用质量优势抵消数量劣势”的军备竞赛思维。基本上,卡拉奇方面更像是在有意无意地维持着某种均势,通过有计划的自我建设,“不让自己成为可被印度于短时间内轻松战胜的对象”即可。很显然,这与在很大程度上不惜代价且都想彻底置对方于死地的“真正的军备竞赛”,有着显著的差异。
究其原因,一方面,巴基斯坦的综合国力与身为南亚次大陆最强国家的印度,有着天然的巨大差距;另一方面,巴基斯坦的外部环境也远不如印度来得优越,前者可寻求的外部帮助较为有限。可以说,在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比潜在对手差得多的情况下,唯有“傻子”才会主动挑起危险的军备竞赛。与之相比,将自身军备建设水平,维持在不对国家方方面面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太大负担;不会被潜在强敌所轻易击败;同时也不至于刺激到潜在强敌的程度,其实才是巴基斯坦多年来所选择的生存之道
于是乎,我们便不难明白,为何现阶段的巴政府和军方高层,并不急于引进歼-35隐身战机了。经过“5·7空战”一役,列装歼-10CE和PL-15E的巴基斯坦空军,已经确立了一定的对印度空军的装备质量优势,证明印度很难轻易战胜巴基斯坦。未来一段时间,新德里方面或因感受到相关差距而寻求他国五代机,但这必定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才能实现,如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成本去评估、下单、等待到货、人员培养和生成战斗力等。
在不想真正开启军备竞赛的情况下,对于巴基斯坦来说,正确的做法就是待印度有了相关动作后,自己再去同样寻求五代机和生成战力,从而打造起一番新的战略平衡。如若真的刺激到了印度,以至于招致印方全面启动军备竞赛,那对于实力明显不够强的巴基斯坦来说,才是真正难以挽回的决策失误。所以说,巴基斯坦现在不着急买歼-35,不等于未来不会买,其只是在等待建立新平衡点的时机,我们等等看后续进展即可。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